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

2025.07.24 健康網》孩子打電動 父母別急!研究:玩1小時有正面助益

 
研究指出,電玩遊戲對青少年有社交與尋求認同的幫助;且每日玩電玩遊戲時間在1小時以內,對心理健康與增加生活滿意度有益。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研究指出,電玩遊戲對青少年有社交與尋求認同的幫助;且每日玩電玩遊戲時間在1小時以內,對心理健康與增加生活滿意度有益。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暑假正是遊戲旺季,不論是新的遊戲機上市,手機遊戲百花齊放,總讓孩子電玩遊戲玩不完;家長們看到小孩玩電玩,可別急著罵人!電子遊戲的興盛,可能對年輕世代產生各種影響,但有時也有正面影響。哈佛網路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提到,平均每天1小時的電玩時間,對孩子影響甚微;學者提醒若遊玩時間在1小時內,對於兒少身心發展與社交有幫助;但玩的時間超過3小時,就要小心了。

有關電玩遊戲對兒少的影響,歷來相當多樣;不少人會憂心對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一篇刊登在《Pediatrics》的報告,其作者牛津大學的學者安德魯(Andrew K. Przybylski)針對5千名10到15歲兒童與青少年進行社會心理適應評估,依照高低參與度來劃分:每天少於一小時,屬於低參與度;每天超過3小時,屬高參與度。

 

研究發現,低參與度的兒少可能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以及較少的憂鬱、焦慮狀況。反之若屬於高參與度,很可能有較低的生活滿意度,且憂鬱、焦慮等大家印象中的遊戲成癮狀況,較為明顯;介於中間(每天玩1至3小時)則影響較小。

安德魯認為,現代電玩遊戲,能夠提供社交與身分認同之發展機會;時間過程確實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控制玩樂時間,與生活達成平衡,是要格外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