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

2023.06.29 預防失智症? 先保護腦血管!

 

失智症是多因素的疾病,不只要多用腦,還需控制心血管的危險因子才行。(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張老先生是一位80歲的退休公務員,長年患有阿茲海默失智症,也都在我們的記憶門診追蹤,但好景不常,近年來已需要全時看護,卻又苦於一老無法照顧一老的困境,只好忍痛送至安養中心。

張老的女兒都在台北,但都定期帶張老先生回診,這才與我談到失智症的盛行,連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的母親,都據聞患有記憶障礙的失智問題,在林志玲婚後迅速惡化,連女兒的名字都說不出來。張老先生的女兒也年過50,看到這麼多案例,不免想要知道,究竟如何才可以預防失智症

張小姐問:「是不是要吃什麼藥才能預防銀杏有沒有效?多用腦、多玩桌遊、多寫填字遊戲真的就可以預防失智嗎?」我雖然很想跟她說些比較正面的消息,但是目前的醫學實證並沒有那麼樂觀:「你講的東西都有人試過,但真的要防患未然的話,目前比較有證據的只有兩個:1.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正所謂對你心臟好的也會對大腦好;2.早年受教育或從事認知型態為主的工作,以提高認知儲備。」

經濟水平較高國家 發生率降

事實上,根據最新的人口學調查,失智症的盛行率雖然高,也就是現存的病人數很多,但是發生率,也就是新發生的個案數卻是在下降!特別是在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國家。從腦部血管病理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嚴重的腦血管硬化比例已經在減少,反映的是我們這幾十年來對於三高控制的成效。而整體的飲食、運動、預防觀念隨著國民教育的提昇也都在進步中,所以阻抗或延遲了失智症的出現

張小姐回憶起父親年輕時代,算是公務員裏的主管,心血管方面的毛病大概就是糖尿病而已。我回答她說:「其實究竟誰會得或誰不會得失智症都沒有個準,一點點遺傳、一點點心血管疾病、一點點生活方式都是造就最後失智結果的可能原因。如果一定要說一樣我們能做的事情去預防,那麼還是回歸到腦血管的保護特別是糖尿病的影響頗深,應當格外重視。」

三高控制、運動 可阻抗發病

雖然張小姐聽到我並沒有什麼良方妙藥之後,顯得有些失望,但是她至少知道不要被坊間的「神藥」騙錢,也願意多花時間踩踩腳踏車,和同事一起爬山,以及定期檢驗血糖、血壓、血脂肪。

張小姐進一步詢問:「除了腦血管之外,那神經退化的部分呢?我們能做點什麼嗎?」我很坦白地說:「我很希望有,但是事實上真的沒有什麼好招,如果真要有,那就是不要變老吧!」說完我們兩個都笑了,這一笑的背後,卻藏著不知多少家庭的辛酸與醫療的無奈,在現代社會要落實「老有所安」談何容易呢?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

醫學新知:

今年5月的《自然神經學期刊》刊登了英國劍橋的Merrick & Matthews兩位學者觀察失智症病人的發生率正在下降,而藉由不同世代的腦部病理分析,可以看出嚴重的腦梗塞或是腦血管硬化已經大幅減少,反映出過去數十年來全世界對於心血管危險因子的預防與用藥控制,已經看出成效,證實當前預防失智症最好的方法,仍然在於腦血管的保護。(文/羅彥宇)

〔文/羅彥宇〕
(相關參考資訊 【得麗】真杏【金石】滴雞精【得麗】DL.S雪力旺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自由健康網)
(以上廣告由自由健康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