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5.11.03 健康網》銀髮族肌少拉警報!預防攻略4關鍵 吃足熱量也重要

 
好食課營養師楊婷貽指出,想要預防肌少症,長輩每天至少吃到每公斤體重1.2克的蛋白質,若已有肌少症,則可增至1.5克;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好食課營養師楊婷貽指出,想要預防肌少症,長輩每天至少吃到每公斤體重1.2克的蛋白質,若已有肌少症,則可增至1.5克;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3個之中,就有1人有肌少症問題。肌肉量不足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一旦跌倒更可能造成嚴重傷害。好食課營養師楊婷貽(Christina)指出,長者常見肌少症症狀,包括:握力下降、體重不明下降、行動吃力緩慢、反覆跌倒等,日常想要預防,建議應遵循規律運動、吃足熱量、蛋白質、維生素D等4個關鍵原則,有助增肌、強健骨骼。

楊婷貽於臉書專頁「好食課」發文說明,隨著年齡增長,長輩們活動與食慾減少,很容易就出現肌少症問題。至於如何自我檢測是否患有肌少症?簡易方式為:可用雙手以食指碰食指、拇指碰拇指方式,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剛好圈住或有點緊甚至圈不住,代表肌少症風險低,但如果圈起來有空隙,則代表肌少症風險高,建議進一步檢查。

楊婷貽也進一步提及,肌少症常見4症狀如下:

握力下降、重物提不動:日常生活可觀察看看是否可順利打開寶特瓶蓋或罐頭,又或者是毛巾可否擰乾,以此判斷有沒有肌肉無力問題。

行動緩慢容易累:從椅子或是床上站起來都很吃力。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半年體重減輕>5%。

容易軟腳甚至反覆跌倒

此外,楊婷貽也具體提出預防肌少症的4大關鍵,包括:

規律運動阻力、負重訓練有助於刺激肌肉合成。

吃足熱量避免身體熱量不足,導致肌肉分解流失。

補足蛋白質:建議長輩每天至少吃到每公斤體重1.2克的蛋白質,若已有肌少症問題,則可增至1.5克。如果有牙口問題,可將肉去皮去筋,或食用豆腐、魚肉、水煮蛋/蒸蛋等好入口的食材補充。

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維持老年人肌肉質量,幫助預防肌少症,建議可多曬太陽,或從鮭魚、蛋、日曬乾香菇、強化乳補充。

楊婷貽強調,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營養與運動,不僅可讓長輩們維持好的行動力,也能更健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