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4.07.19 失智症前驅期 多有憂鬱、腦傷、酒癮

 

▲國外研究發現,接受失智症診斷5年前,憂鬱症佔一定比例,但其關連性需進一步研究;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師,我的媽媽最近一直不想出門到社區參與原本會從事的活動,嘴巴也常常在唸身體都沒有用了,一切都完了…」

「醫師,我的爸爸這陣子一直說鄰居要侵占家裡的土地,常常都跑去理論甚至要出手打對方,搞得鄰居報警要告他…」

診間內擔憂的子女帶著長輩前來,詢問著有關精神方面的議題。老年期初次呈現憂鬱及妄想的個案,在治療追蹤後,常常發現個案不僅有困擾生活的精神議題,冰山之下,大腦的認知功能也有退化的情形。

隨著平均餘命的增加,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107年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根據國民健康署的指引,民眾對於失智症的預防的觀念,除了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例如: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同時還需要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例如: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

然而,在失智症正式診斷前5年抑或失智症前驅期,大腦又會產生怎樣精神表現呢?

芬蘭、美國陸續針對患者研究

根據芬蘭在2005–2011年進行全國世代性研究,70,718位診斷有阿茲海默失智症個案中,有2222(大約3%)位個案接受失智症診斷5年前有精神科疾患,其中最大宗是憂鬱症,其次為妄想症或其他精神病、焦慮症等。

美國在2005–2019年也針對17,592位失智症個案進行全國世代性研究,發現精神疾患和物質濫用中,憂鬱、腦傷、酒癮在失智症的前驅期也佔有一定比率。

究竟是原有的精神疾患造成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或是失智症的前驅症狀也會以精神狀況來表現?這就有待更精細的研究來釐清了,在精神科的臨床工作中,前述的情況也是極富挑戰性,除了治療還需要結合長照,效果才會更好。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