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3.07.23
【民報農民曆-大暑3】 氣象局20:30發布杜蘇芮海上颱風警報
氣象局在24日晚間20:30發布中度颱風杜蘇芮海上颱風警報,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4日20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16.5 度,東經 125.8 度,即在鵝鑾鼻東南方海面,向西北轉西北西移動,對巴士海峽將構成威脅,強度增強且暴風圈略為擴大,氣象局可能在週二(25日)白天發布陸上警報。氣象局提醒,各地嚴防豪雨強風,各沿海浪大,注意長浪。新竹以北、東南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及金門易有8至9級強陣風,前往海邊活動請特別注意。
【民報農民曆-大暑1】大暑熱到最高點 颱風為何遇到台灣就轉彎?氣象局:機率問題
大暑(國曆7月23日)前後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一段時間,尤其今(2023)年連日高溫,更讓大家吃不消,只能靠著午後陣雨,適時消暑一下。大暑時節,一期水稻都陸續收成、二期水稻也開始插秧,農田需水量增加,這段期間如果雨水不足,容易發生乾旱,被迫休耕。中央氣象局指出,雖然六月下旬時曾有一波降雨,稍微為南部解渴,但其實仍然未能完全紓解旱象,如果颱風季雨量再不來,乾旱就會持續。
有句話說「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指得都是颳颱風的徵兆,但是台灣上一次2019年8月的白鹿颱風以來,已經將近4年沒有颱風登陸,中央氣象局表示,這幾年曾發布15次颱風警報,有幾個颱風擦邊通過,至於為何沒有登陸,則是「機率問題」。至於第5號杜蘇芮是否有機會破除這項最久沒有颱風登陸的紀錄,則需視颱風最新動態,持續觀察。
大環境不利颱風生成 反聖嬰、氣候暖化都是可能因素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指出,以夏季來看,過去3年多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大環境不利颱風生成,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的可能原因,一是反聖嬰的發生,其次則是觀察到海溫增暖,氣候暖化也是可能造成副高增強的因素。
分析歷史資料,從1958年至今,無颱風登陸臺灣的年份有10年,分別為1964、1972、1973、1979、1983、1985、1993、2020、2021、2022年。羅資婷指出,這10年當中有7年為反聖嬰年,當反聖嬰發展時,赤道西太平洋海溫偏暖,而當印度洋也偏暖時,赤道東風將比正常狀況下更西伸,太平洋高壓偏強,位置會更為偏西,孕育颱風的季風槽偏弱,颱風生成數就會偏少。
羅資婷指出,2020年至2022年夏季來看,反聖嬰持續發展,這3年夏季印度洋的海溫也偏暖,間接造成太平洋高壓偏強,提供了不利於颱風生成的環境場,使得這3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生成颱風個數的確較氣候值偏少。颱風生成個數少,再加上太平洋高壓偏強且位置更偏西的因素,也影響造成颱風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也更偏低。
從1958年至今,過去在1972-1973年連續兩年沒有颱風登陸,而在2022年時,則已經打破前項紀錄,從2020年起3年沒有颱風登陸,若今(2023)年仍然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則將寫下2020-2024連續4年無颱風登陸臺灣的紀錄,為有觀測紀錄以來首度發生。
不過,雖然2020年至2022年夏季沒有颱風登陸,被推測與反聖嬰有關,但是研究過去反聖嬰發展的年份時,仍有幾次有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羅資婷認為,颱風是否登陸臺灣,仍以當時推動颱風的導引氣流有關,反聖嬰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
近4年曾發布15次颱風警報 遇到台灣就轉彎?氣象局:機率問題
查詢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從2019年8月的白鹿颱風以來將近4年期間,台灣其實曾經發布15個颱風警報,不過最後都沒有登陸。大家最好奇的是,是不是颱風遇到台灣就轉彎?
羅資婷解釋,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越強,的確是不利於颱風的生成,但是颱風的路徑必須視當時的「駛流場」決定。「駛流場」是什麼?想像在洗臉盆放一盆水,這就是太平洋,並在上面放一個小浮標,當作是颱風生成位置,當你把塞子拔起來,水開始流動,浮標也會跟著旋轉,但是它的路徑是什麼則必須透過觀察、無法精準預測。因此,颱風在最後階段為什麼沒有登陸台灣,是「機率」的問題,尤其台灣很小,角度稍微偏一點就錯過了。
至於今(2023)年即將回歸聖嬰發展年,是否會影響颱風個數及侵台機會?之前民報農民曆在節氣芒種時也曾說明,東太平洋海溫較正常年溫暖,因此颱風生成位置會較為偏東南,距離台灣較遠,雖然颱風有機會持續發展為較強的颱風,但也同樣因為距離台灣較遠,路徑更難預估,有時候還沒到台灣就轉向其他地方了。
今(2023)年預估侵台颱風3-5個 登陸幾個仍待觀察
根據氣象局過去統計資料顯示,6至12月約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侵台颱風個數約為3至5個,即使近幾年颱風未登陸,但是在2021年有22個颱風、2022年有25個颱風生成,仍屬正常範圍。氣象局預估,今年下半年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總數正常至偏少,侵台颱風個數則是接近正常的機率較大。
不過,許多人看了氣象局預估「侵台颱風」個數以後會說氣象局「不準」,羅資婷解釋,「侵台」颱風是指對於台灣較有影響,與「登陸」是不同意思;氣象局對於每個颱風的路徑、是否登陸、災損情況進行評估,在颱風過後才會定義是否為侵台颱風。
羅資婷表示,氣象局仍在持續觀察今年颱風動態,尤其颱風帶來的雨量為台灣南部用水主要來源,雖然今年六月下旬曾有較明顯的梅雨,但仍無法完全為南部水庫解渴,一旦颱風無法帶來足夠的雨水,下半年至明年春季乾旱發生的機率就會增加。因此,不僅面對缺水的風險必須要隨時做好準備,其實對於防颱演練也必須精進。
你不知道的颱風小檔案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候百問》,對於颱風有做了豐富的紀錄,也讓我們更了解與颱風有關的大小事:
- 颱風生成個數最多的一年為何?最少的一年為何?侵台颱風最多的一年及最少的一年又分別為哪一年?
自1958年有完整紀錄以來至2020年為止,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最多的一年為1964年,共有37個颱風生成;最少的一年為2010年,只有14個颱風生成。以侵台颱風來看,自1958年來,以2001年有7個侵臺颱風為最多,而1964年沒有任何颱風侵台為最少的一年。
- 每年侵台颱風個數和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個數有關係嗎?
研究顯示,並無絕對關聯。西北太平洋一年生成颱風個數的氣候值(1991-2020年平均)為25.4個,侵襲台灣的颱風平均有3至4個(氣候值為3.2個)。但是在1998年僅生成17個颱風,卻有5個颱風侵襲台灣;而2014年生成23個颱風,侵襲臺灣的颱風只有2個。
- 西北太平洋最早與最晚生成的颱風為哪個颱風? 最早與最晚侵台的颱風為何?
1958年至今,最早生成的第1號颱風為1979年1月2日8時生成的艾麗絲(ALICE)颱風,最晚生成的颱風為2000年12月30日8時生成的蘇力(SOULIK)颱風。侵台颱風部分,最早的是2001年5月的西馬隆(CIMARON)颱風,於5月13日最接近臺灣;最晚的則是為2004年12月的南瑪都(NANMADOL)颱風,於12月4日最接近臺灣,於12月3日14時30分發布陸上警報,也是最晚發布的陸上警報。
1998年7月9日,第1個颱風妮蔻兒(NICHOLE)生成,是有紀錄以來,西北太平洋最晚生成的第1個颱風。
- 統計過去至今有發警報的颱風個數變化為何? 其中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及陸上警報的日期最早的為哪個颱風? 發布警報日期最晚的颱風又為何?
自1958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發颱風警報的颱風個數約為6.6個,近10年來平均為4.8個。最早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的颱風為1967年4月7日10時40分發布的衛萊特(VIOLET)颱風,也是最早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的颱風,於4月10日19時40分發布。最晚發布海上警報的颱風為1964年12月14日10時的歐珀(OPAL)颱風,此颱風為當年的第37號颱風,也是編號最大的颱風;而最晚發布陸上警報的颱風為2004年12月侵臺的南瑪都(NANMADOL)颱風,發布陸上警報的時間為12月3日14時30分。
自1958年以來,路徑最特殊的颱風為1986年8月生成的韋恩(WAYNE)颱風,也是侵臺颱風中生命期最長的颱風,其在南海、巴士海峽、臺灣東側與臺灣海峽來回移動,期間3次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3次增強為輕度颱風。
造成最大災情的颱風為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MORAKOT)颱風,期間嘉義及高屏山區自動雨量站均測得單日雨量破千的紀錄,其中阿里山站8日及9日單日雨量均破千,此極端降雨造成643人死亡。
滯留台灣時間最久的是納莉颱風,侵台時間為2001年9月15日至19日,當年9月16日21時40分左右在東北角登陸,經49小時之後,由臺南安平附近進入臺灣海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