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3.01.05 參訪新竹「竹魚水產」 副總統:讓臺灣經濟更有韌性 也會強化農漁基礎建設 讓農漁業發展更好

副總統參訪「竹魚水產」
副總統參訪「竹魚水產」

賴清德副總統今(5)日下午前往新竹市香山區參訪「竹魚水產」時表示,總統已經宣布,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其中1,000億元將用來因應明年若景氣不好而受到影響的產業,讓臺灣的經濟更有韌性,也會強化農漁基礎建設。未來經費會轉到農委會和漁會對接,將地方農漁產業的基礎建設做得更好,讓以後農漁業發展更好。

副總統抵達後,首先參觀「竹魚水產」養殖場及曬烏魚子場,並品嚐烏魚子料理,之後也聽取養殖場負責人許志豪簡報烏魚子的製作過程。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在新竹跟大家見面,從稍早許志豪青農的分享,可以知道這位年輕人懷抱理想,放棄在臺北金融業的工作,回到故鄉打拚,從事農漁工作,走出一條路,相信這個努力的方向,也會有很多人學習。他今天也想了解各行各業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有多大、政府的補助有沒有到位,或大家未來希望政府協助的面向。

副總統感謝漁會在疫情期間的協助,並指出,去(2022)年因為總體經濟不錯,政府稅收超出原來設定的目標。總統已經宣布,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扣除應分配給地方政府的700億元,中央有3,800億元可以運用,其中1,000億元將用來因應明年若景氣不好而受到影響的產業,讓臺灣的經濟更有韌性,也會強化農漁基礎建設。未來經費會轉到農委會和漁會對接,將地方農漁產業的基礎建設做得更好,讓以後農漁業的發展更好。

副總統認為,氣候變遷是全世界的問題,臺灣也很積極地因應,總統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布,2050年達到淨零轉型是臺灣的使命,去年3月行政院也公布臺灣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此外,《氣候變遷因應法》亦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希望建立一套讓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的機制,逐步達到2050凈零轉型的目標。

談及農產品認證的問題,副總統提到,他擔任臺南市長時曾有農民反映,市面上有非白河出產的蓮子卻標示產地為白河,當時他便尋求與農會合作,讓農會給予在地蓮農認證標章,保障當地農民的權益。因此,要解決國外進口烏魚子混為臺灣生產,建議也可以參照這樣的方式。另外,國外進口也可使用區塊鏈,讓販賣路線均可受到調查;農漁民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來得到消費者認同。

隨後,副總統也就疫情對農漁民的衝擊、相關補助案件的申請,以及農漁民希望政府協助的面向等議題,與大家交換意見,並請農漁會盡力協助農漁民申請相關補助。

包括新竹市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杰及常務監事林英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中華民國112年01月05日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總統府新聞)
(以上廣告由總統府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