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2.07.13 高溫易熱傷害 當心突發性心血管疾病

 

▲醫師提醒,炎炎夏日外出時,除了要防曬及提防中暑等熱傷害外,也要留心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近日全台各地多為高溫炎熱天氣,「熱傷害」風險增加,醫師提醒,夏季環境溫度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輸出量上升對心臟負擔也變大,民眾在高溫炎熱天氣進行戶外活動,除常見中暑外,更需注意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指出,環境溫度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輸出量上升對心臟負擔也變大,若又過度流汗、或嘔吐、腹瀉、脫水等,除血液成分變得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還可能因電解質不平衡發生嚴重的心律不整,特別是鈣、鎂、鉀離子的異常最容易導致。

國泰醫院日前收治一名30餘歲熱愛衝浪、馬拉松的陽光型男,運動期間除經常大汗淋漓,不曾有任何不適,一次參與馬拉松競賽後,當晚睡覺時突然倒臥床邊,巨大聲響吵醒家人,送醫前已無呼吸心跳,所幸搶救後目前已轉入一般病房,恢復良好。

王晨旭說,該名病患在住院期間唯一發現的是不明原因的血中鉀離子偏低,以馬拉松運動為例,過去許多研究均顯示,長途跑步流失汗水後,即使路程中已補充足量的運動飲料、飲用水,多數運動員仍呈現程度不一的血鈉過低及血鉀過低現象,自然增加了心律不整的風險,若再加上其他各種加重電解質不平衡的因素,如使用利尿劑、嘔吐腹瀉、易誘發心律不整的各種藥物等,均可造成嚴重如心跳停止的猝死事件突然發生。

熱傷害就診 7月達213人次

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總計有279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較去年同期增加41人次,7月至11日也累計有213人次熱傷害就診。

王晨旭提醒,夏季從事戶外活動應量力而為,並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此外,近年穿戴型行動裝置普及,許多生理參數可透過智慧手錶、手環等紀錄生理訊號,民眾也可於夏日休閒運動時適時運用,以早期發現運動期間發生的心律不整及潛在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相關參考資訊【金石】薈純通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自由健康網)
(以上廣告由自由健康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