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播客推薦

  • 2022.06.11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9-【在地文化】許多小孩不愛的大同仔,你愛吃嗎?
    青椒台語番椒仔,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內收錄名字為-大同仔,有一說法是美軍在台時期大同農場所種的。當時青椒不為台灣人所識,運到市場時大家詢問這是何物,司機從大同農場運來,於是說這是「大同仔」。 大同仔後來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為台灣食物的一部分。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10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8-【在地文化】重口味料理靈魂的豆瓣醬
    台灣俗語有句「雞膏比豆醬」,比喻不同的兩人或兩件事不能夠相提並論。豆醬是黃豆與麵粉熬煮而成的醬料,是中國流傳的,也有一說豆瓣醬是四川料理的靈魂之一,台灣廠商廣達香是第一間出肉醬罐頭,裡面就含有豆瓣醬。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9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7-【在地文化】燈光璀璨的夜市仔文化
    台語夜市仔,華語夜市;是台灣特有的夜生活文化。夜市的起源跟路燈息息相關,你知道台灣第一個申請許可通過的夜市是哪一個嗎?來聽石川開講。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8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6-【在地文化】遠洋船上的美酒生活
    早期出海的遠洋船隻,船上都會配給酒類,有麥芽酒、葡萄酒、厚酒。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7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5-【在地文化】沒有冰箱的航海生活
    早期航海船隻沒有電動船,靠的是以風力當動力的帆船。每回要遠洋時,必須準備足夠且大量的食物與水分;也由於當時沒有冰箱可以儲存食物,因此船上生活因食物導致生病的狀況是屢見不鮮。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6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4-【在地文化】最耐穿的內褲~中美麵粉袋的故事
    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對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提供的貸款和軍事物資等援助,簡稱美援。物資中包括麵粉袋,這個上面印有大大中美字樣的麵粉袋,乘載了許多老一輩人的童年記憶,那個年代把麵粉袋製作成老少咸宜的內褲,耐穿又耐洗,儼然成為衣物的標準配備。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5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3-【在地文化】鹹鹹的台灣醬油歷史
    台灣早期能吃上一碗豬油拌飯就是人間極品,而一碗豬油拌飯的精華就是醬油。與黃豆製成的日本醬油相比,用黑豆做的台灣醬油比較鹹,日本則是較甘甜;大同、丸莊、龜甲萬等等都是台灣老品牌醬油。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4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2-【在地文化】滿清政府的漢化政策
    滿清政府來台,實施漢化政策,鼓勵平埔族人改姓、與漢人通婚,以減輕繳稅負擔。許多平埔族人為了家計,紛紛被漢化,但是無論過了多久,血緣總是騙不了人的。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3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1-【在地文化】森山松之助~台灣各大公共建築的推手
    森山松之助,是日治時期有名的建築師。任內設計監造許多官廳建築,其中包括臺灣總督府(現今台灣總統府)、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州廳、臺中州廳、臺北州廳等,霸氣耐看是其建築特色。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
  • 2022.06.02
    石川文學館SoundOn-EP220-【在地文化】施阿俊~台灣布袋戲始祖
    台灣有一群人瘋迷的布袋戲,提到布袋戲就要說一下清末布袋戲名師施阿俊,與其後代子孫對布袋戲的貢獻。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
    more